查看原文
其他

如何让孩子多喝水?健康小达人养成记 ,这些你可以带走的小技巧……

Ivy 一土教育 2022-09-26
这是一土教育的第914篇文章

一土教育 | 内心充盈 乐天行动

为中国的未来培养幸福的一代人

题图:小土豆们正在上美食课。

本文特别感谢:一土跨学科SDG项目负责人陈楚,一土一年级年级组长孙阳。




写在前面:

上周五,一土学校跨学科SDG项目展示日,孩子们喜从中来,朝气蓬勃,每个孩子都兴致冲冲地向家长介绍自己一学期的学习成果。跨学科SDG项目是一土的特色课程,意在帮助孩子解决真实世界里遇到的问题。

其中,我们也看到了一些在项目过程中,可被借鉴的,“灵活、轻便、易携带”的随身小技巧,在这里分享给各位家长。希望能帮助家长在处理孩子“健康饮食”等问题上有更多的抓手和经验。


相信很多低年级孩子的家长,在生活习惯上都会有一些共同的困惑:

一壶水带学校回家还剩半壶,孩子喝水少怎么办?
中午打饭,孩子的碗里都是肉菜,不喜欢蔬菜怎么办?
零食上瘾,控制不住自己怎么办?
吃饭拖沓成性,而遇到好吃的就狼吞虎咽消化不良怎么办?

不立基于生活,便无以成习惯。如何培养孩子健康饮食的生活习惯,成了很多低年级家长头疼的问题。目前饮食习惯两极分化的现象比较普遍:即肥胖与营养不良。孔子在千百年前就告诉我们“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因此,低年级尤其是刚入学,通常被看做是孩子良好习惯形成的最佳时期。

一土SDG跨学科项目是助力孩子解决真实世界所遇到的问题,借由这种探索拉练孩子的思维构建,培养孩子的核心素养。其中一年级的小土豆们就和老师一起探讨了“我是健康小达人”的话题,为了让孩子们成为真正的健康小达人,老师费了很多心思,总结出一些可以被家长借鉴的小工具和小技巧,分享于此。希望每一个看了这篇文章的家长,都能借由文章里的理念和经验也让越来越多的孩子形成良好习惯的内驱,自主成为“健康小达人”。


 从“问”入手,把健康饮食的问题抛给孩子 

想让孩子真正实现健康习惯的转变,其中重要的步骤是变“命令”为“探究”,这种“主动”和“被动”关系的改变会让孩子看到你对待“饮食”这件事情的重要态度和对他们的满满诚意,同时能让他们从心底对“健康饮食”这个重要的话题引起好奇。

相比于绞尽脑汁地规范孩子的行为,不如从走进他们的世界,带着他们一起探索何为“健康”,探索的过程中,也许孩子们还会带你看到一些以前未曾有过的感知。

启发孩子的“问”,你只需要一张表:



一土SDG跨学科项目,把这一步骤叫做“入项活动”,其中这些问题在一土被看做是非常重要的Driving Question,因为之后的探究,老师就会主要通过这些问题,带领孩子探索“健康饮食”的主题,很多孩子在“我知道”部分的呈现,也许会让家长非常惊讶,你会发现其实孩子对于健康饮食“很有自己的一套”,帮助他们梳理出来,也是帮助他们体系化思维的前奏。

其实在这个部分,主要带领孩子们体会到饮食如何影响我们的身心发展,他们会通过各种各样的问题,来逐步将“如何成为一个健康饮食小达人”想深入。来看看自己和孩子制作的表单都有哪些问题,其实任何一个问题,都可能成为遨游的入口,带着孩子从不同的角度切入,万宗同源地找到健康饮食的本质,让孩子发现探索乐趣的同时,明白健康饮食的重要性,并且自己去找寻如何健康的饮食。

“只吃零食不吃饭会怎么样?
一日三餐怎么吃才健康?
每天该喝多少水?
有些食物不健康但是还想吃怎么办?
如何把不好吃的食物做好吃?
一直不喝水是不是可以?”


 从“知”深入,告诉孩子在饮食上你“有的选” 

有了基本的问题,现在就是和孩子一起找出答案的时候了,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们通常希望孩子根据所学自己进行“设计制作产出”,而家长和老师在过程中协助孩子“搭建基础认知”(如果有学习社区的话,老师在这个环节还会帮助孩子们“组织团队和任务”以及“集中探究和具体的知识内容”)。

根据以上的问题,家长可以和孩子引入一些知识概念,丰盈他们的知识储备,告诉他们各种“有的选”,蓬勃的创造力通常依托于丰富的学识积累。在一土,老师们引入了一些知识,比如膳食金字塔。

1992年美国农业部公布了“食物指南金字塔”(即“营养金字塔”)图表,并称这一图表是指导美国人从均衡饮食中摄取营养的最佳图形。为了绘制这一图表,美国农业部前后花了近三年时间,耗资近百万美元,并经过多次测试,最后才得到包括美国卫生部和福利部部长在内的各个方面的同意,付诸实施。

▍ 健康的食


“金字塔”的第一层是最重要的粮谷类食物,它构成塔基,应占饮食中的很大比重。每日粮豆类食物摄取量为250—400克,粮食与豆类之比为10:1。
“金字塔”的第二层是蔬菜和水果,因此在金字塔中占据了相当的地位。每日蔬菜和水果摄入量250—450克,蔬菜与水果之比为8:1。
“金字塔”的第三层是奶和奶制品,以补充优质蛋白和钙。每日摄取量为300克。
“金字塔”的第四层为动物性食品,主要提供蛋白质脂肪B族维生素和无机盐。禽、肉、鱼、蛋等动物性食品每日摄入量为100—200克。
“金字塔”塔尖为适量的油、盐、糖。
以上四种基本成分加上塔尖叠合在一起恰似“金字塔”。



很多孩子在学习完膳食金字塔之后,会在中午吃饭的时候,格外查看自己盘子里的颜色和种类,一年级的小土豆们会和他们的主班孙杨老师撒娇:“老师看我今天吃的好不好,有这么多颜色,这么多种类”。他们通过这个金字塔明白了什么要多吃,什么要少吃,为什么要吃蔬菜,解决了很多问题清单上的疑问。

正在打饭的小土豆

 健康的饮


水是人体的生命之源。水是身体的化学反应、消化作用与新陈代谢最重要的元素。血液的主要成份、携带荷尔蒙与抗菌细胞。


水可以输送养分到身体每个细胞、并且输出废物到肺、肾再排泄体外。
水是身体的化学反应、消化作用与新陈代谢最重要的元素。
水是能软垫般保护各细胞组织和有关润滑关节的功能。
饮料、果汁偶尔可以喝一点,但是喝水才是日常补充体内水分最好的途径。
果汁不能代替水果,因为水果被榨成果汁后,失去了多种维生素和纤维素,糖含量却大大的升高了。所以果汁营养价值不如水果,而且果汁对健康的负面影响更大,碳酸饮料要少喝。
成年人每天至少应该喝七杯白开水以保证身体滋润,对小孩来说可以少一点。



为了鼓励大家多喝水而不是喝饮料,还有一个小实验可以推荐给大家——

以下转自一土科学老师晨犀中王祎老师的文字:

 

今天,我们正式走进配合SDG主体的单元研究《健康饮食》。一进科学教室,小土豆们就被Egg老师满桌子琳琅满目的好吃的吸引。我们从一天的饮食入手,回忆了我们吃的食物,小组讨论,把这些食物进行简单分类。孩子五花八门的想法太棒了,爱吃不爱吃的、动物植物的、早中晚饭的,还有口味的,我们通过品尝巧克力面包、蛋糕、饼干实验得出,食物是富含多种口味的。


Egg老师又打出了几张图片,为什么会有瘦的皮包骨、胖的起不来、动感匀称的身材出现呢?孩子们聚焦到了饮食搭配上,食物是需要搭配的,因为食物中每种营养素的摄入是有比例的。

通过一个动画片孩子们简单了解了六大营养素。蛋白质、糖、脂肪、维生素、无机盐、水。每种营养素的功能也有了简单的了解。

点击查看六大营养素微课堂

 

接下来,迎来了孩子最爱的时刻,化身小小科学家,开始实验。今天,要研究食物中淀粉(糖)的存在。我们先学习了如何使用胶头滴管,实验发现碘液遇淀粉会变蓝。孩子们开始设计实验,分别验证了馒头、蛋糕、苹果中是否含有淀粉。

实验验证得出:苹果是不含淀粉的,所以,光吃苹果,人体会缺少能量。下周的课,我们还会做蛋白质、维生素等实验。课后,小土豆感慨,每天都有科学课就好了。


 

上下滚动查看淀粉实验


接下来的几周,王祎老师分别带领孩子用蛋白质试纸给食物做蛋白质实验,用PH检测纸测试食物的酸碱度,在与食物“亲密接触”的日子里,孩子通过各种各样的实验,明白了很多健康饮食的知识

蛋白质试纸实验


孩子们在做酸碱度实验


“马铃薯实验”中,在马铃薯上滴水和滴饮料,水会很快被吸收,而饮料就会遗留下粘稠的物质,回答了诸如“为什么饮料不能代替水”的问题。


 从“行”开始,各种“小妙招”加持能动性 

从知到行,孩子们对“健康饮食”的理解通常可以结合孩子们的一些原创设计产出,很多小土豆们的产出,变成了可复制的“小妙招”,在这里分享给大家,可以在家里和孩子一起实践起来:

1. 制作膳食金字塔模型

为了将所学内化,家长可以和孩子一同按照膳食金字塔,自行制作金字塔并贴在家里的餐厅位置。

一年级恐龙班制作的膳食金字塔

2. 记录一下每天吃了多少种类和颜色

记录食物日记有助于家长和孩子准确了解每天的饮食,而且可以增加孩子对于膳食搭配的趣味性,孩子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记录。


3. 制定每日喝水量表

在一土学校班级的墙上,可以看到孩子们自己制作的“每日喝水量表”,这个喝水量表是在提醒他们每天的喝水量,让他们能够在喝水的过程中养成定时喝水的习惯,在家里也可以这样试一试。


 

上下滚动查看孩子们做的喝水指标


4. 为家人或者所在社区设计营养手册

在一土最初的表现性任务设置是,让孩子们化身配餐师,与小伙伴组队,为参加一土营地的学生们设计一星期的营地营养餐,同时在展示日,他们将亲手制作其中的几道营养餐,而这些营养餐,一土学校会邀请家长、营地老师、和其他年级的同学选出最喜欢的版本,然后卖给营地使用。在家里,我们也可以让孩子参照以上的形式,为家人或者所在社区按照所学设计营养手册。在一土的手册里包含以下几项重要内容:膳食金字塔、健康营养食谱和每种食物的摄入量。


上下滚动查看


项目展示时,孩子们再给家长讲他们的食物金字塔


 一个小小的事情,也可以培养孩子的项目学习(PBL)思维 

如何喝水、如何吃饭,看似小小的事情,但是如果加以耐心和悉心按步骤去引导,一个孩子的项目思维就会就此萌芽。


其实在前文中“问”的环节,对应的是孩子的“入项活动”,让孩子有内驱去参与项目的深度探究和思考是项目成功的前提。前文中的“知”对应的是“知识能力建构”,在知的环节,一土会融合不同的学科,多个角度去阐述主题下的知识与技能,而“行”对应的是“探究与形成结果”,随着项目的深入,老师还会带着孩子们进行“评论与修订”“公开成果展示”以及“反思与迁移”。

PBL指向的是解决实际的问题,真实存在的问题,正是因为PBL 有如此“接地气”的指向,让整个PBL项目程呈现出一种类似于成人世界中“做项目”的特质,而整个过程实际上是孩子们找寻问题解决方案的过程。在寻找解决方案的过程中孩子们会自然而然地习得与解决这个问题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感受和体验相关的文化、氛围和情绪情感。

在整个学习周期内,所有的课程都相互关联,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在PBL项目中,似乎总有一根主线,牢牢地串联起孩子们习得的每一个新认知。最终在这跟主线上形成专属于每一个孩子的知识体系。
一土希望孩子不仅仅是“学会”,更重要的是“会学”,习得获取新知的方法。因此,“怎样学”应比“学什么”更重要。

这样的项目思维的建立可以迁移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而每个不同的主题和问题,还有探究的过程,就是孩子与这个世界深度对话的过程。
-  END  -


推荐阅读

一土微纪录|身处真实世界,学习才能真正发生


PBL:4年级的他们在水的世界里,探索了真实的大问题……(多图)


PBL:2年级,你能设计出啥样的运动游戏?(多图)

↙点赞、转发、在看 | 欢迎分享给更多的朋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